close

  《重生的書店》最令我感動的,是描述著書店與週遭環境緊密連結、共存共榮的關係。從書店看出去,充滿生機的風景,往往讓店員感到放心;而書店在街道中持續營業的模樣,每日每日開張運作如堅定不移的意志,那樣的景致也使得當地的人受到撫慰。因此災後重建之中,有了這麼多書店與人的故事--似乎書店不只是一種交易場所,更是會哭會笑的生靈,人們在牠受傷時鼓勵牠、療癒牠,牠也在人們最悲傷的時刻,靜靜保衛著,等待書與他們重新相遇。

  我在這本書讀到一種想法:即便書店工作繁重,仍有能夠溫暖人心的餘裕。我曾在書店打工一年,對於書店的經營和生態,雖不算徹底瞭解,也可以說是有所體會。剛開始讀這本書,實是抱持著「姑且一看」的納涼心態,甚至一面讀,一面冷嘲熱諷的想:「別作夢了,做書店很累,哪有這麼溫馨……」結果我竟被擊倒了;我根本忘了自己究竟哭了幾次。

  一年的書店打工經驗,使我牢牢記住了某些熟客的名字,他們的個性、容貌、說話方式、買書種類,仍歷歷在目。我問著自己,假若當時也經歷類似日本三一一震災的鉅變,再度與他們重逢時,我該說什麼話?他們還會買什麼書?實際上結束打工之後也常在不同場合、不同形式,與他們相遇。其中一名熟客C,是如今俗稱的「名嘴」,每當看見有人輕易地評論他,便感到一陣酸楚。我想起C默默把裝滿書的塑膠袋裝入自行車前面的籃子,騎車離去的樣子;C笑起來會看到缺牙,有奇怪口音的說話方式;C總會健忘的問我:「妹仔,妳今年幾歲?」

  打工處附近的T書店沒有廁所,我任職的書店廁所也狹小,不過已是T書店店員不得不納入如廁選項的所在。結束打工約半年後,有一次逛T書店還被店員認出:「我以前去借廁所常常看到你!」我既驚訝又困惑--自己被其他人以書店店員的身分被記得,但我能支撐這種記憶嗎?

  環境激變之後,他們更清楚具備書店店員的自覺,過程中的自我質疑、技巧磨練,使得他們有了獨特而純熟的待人理念,不只適用於書店,也放諸四海皆準。我想這就是作者轉述書店故事,所欲傳達的心事。書店生態年復一年嚴苛多歧,卻仍有人持續投身書店領域,這本書勢必將加深這一行業的因果循環,但也許是好的--後來的人將從災後重生的書店,難能可貴地得知來日大難的相似性。他們見過深淵,便能無懼於其他困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羽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